一、花燈的由來
要了解花燈的由來,首先要先認識「燈籠」和「宮燈」。「燈籠」原本只是一種照明工具,在還沒有電燈和手電筒的古代,中國人在夜晚時,一般都是點著蠟燭或油燈來提供照明。可是如果在屋外或風大的時候,蠟燭和油燈很容易熄滅,因此發明用竹編的框架裱糊上紙張或布帛,作成燈籠,來罩住燭火,以免被風吹熄。這是一般老百姓家戶必備的日常用具,主要是在夜晚提供照明之用。
至於「宮燈」,顧名思義就是皇宮所用的燈籠。在封建時代,帝王家所用的器物通常有別於一般百姓人家,所以「燈籠」到宮裡,當然也變得精緻豪華,框架要精雕細琢,裱上的布帛,盡是彩繪或絲繡。因為要凸顯它高貴,所以取名為「宮燈」。這時候「宮燈」主要用途,除了提供照明外,也具有裝飾和彰顯身分地位的功能。
至於花燈,不諱言的也是由「燈籠」和「宮燈」所發展出來的。這時候「花燈」的主要功能,並不是在照明而是趣味,慢慢的形成成一種民俗藝品。在中華傳統藝術的領域裡,花燈是一門相當富於巧思,又具古色古香氣息的藝術品。花燈的製作是中國人所特有的,它的雕琢精巧,也唯有中國人才能表現的淋漓盡致。 上元之夜,一稱元夜,又稱元宵,舊俗這一夜都有「張燈為戲」,所以古人稱之為燈節。
根據文獻的記載,在清代台灣各地在元宵節,各家門口都懸燈結綵,各種音樂陣頭,排隊遊行,有鬧傘、講故事、龍燈、獅燈、戲球等百戲。
各寺廟也都扎上花卉人物的花燈,供人欣賞求乞,地方人士也設有燈謎,任人猜射。據民俗學家說,台灣元宵花燈的盛況並不亞於中原地區。民國初年,男子從事生產及抗禦外侮的工作,自古男稱「丁」,女稱「口」,而閩南語中丁與燈同音,家庭多男子謂之出丁,而提燈遊行恰與出丁同音同義。所以大家都熱衷花燈活動。
台灣光復以後,日趨繁榮,而每年元宵的燈會也一年比一年熱鬧,到處都有人出售種種精巧的花燈,兒童們成群結隊,拿著各式花燈,或拖著各式車燈,在街上遊玩。也有民間音樂團體敲鑼擊鼓,在彩街上慶賀元宵。而更重要的是,各地主要寺廟都在元宵節懸掛花鳥人物等華麗的花燈供人欣賞。
近年來除了大型花燈以外,也鼓勵各中小學生製作各種花鳥麟介的小型花燈,並舉辦展覽和花燈遊行,使得這項民俗技藝得以脈脈相傳,永不止息。花燈材料工具十分簡單,形態變化又多,能保有我國傳統的民俗技藝,又能發揮小朋友的創造性,是相當值得推廣的民俗藝術。
二、台灣的現代花燈藝術
台灣的花燈也是由燈籠演化而來的,早期利用竹條、木片等素材,綑紮成形,裱上棉紙或布,加以彩繪,使其具有魚、鳥、動物等造型。內置燈火使其能發光,在暗夜中顯現各種姿態。這樣的時期我們可以稱為台灣花燈的傳統時期。
因為受限於素材(竹條、木片),所以早期的花燈都是小小的,沒有辦法做大,一直到電力照明普及以後,有人將傳統花燈加以改變,將原來放在燈體內的光源,移到外面(投射式),燈體部分採用塑形的方法,用強光照射使之反光,這樣的改良稱之為「外投光的花燈」。因為這樣做可以把花燈做的比較大,甚至有電動花燈的產生,民國五十年代的「北港花燈」曾經聞名全國,就是這種做法的。
台灣現代花燈的誕生是最近這幾年的事,民國78年起交通部觀光局為了開發觀光資源,將原本在各寺廟中展覽的元宵節花燈,聚合在中正紀念堂周邊,舉辦了第一屆「台北燈會」。開啟台灣花燈的新境界,使得元宵花燈開始變成一項全國性的觀光活動。
但是由於專業製作花燈的人員很少,因此早期的花燈展,也都還擺脫不了傳統的束縛,內發光的燈體小,燈體大的都是外投光的。雖然是這樣,但每年元宵節「台北燈會」都吸引數以百萬的遊客前往參觀,「燈會」逐漸變成觀光局每年最重要的活動。
一直到1999年的元宵節,台北燈會展出「龍騰虎躍、兔起鹘落」的主題燈組,全部是內發光的燈體,其中的龍形花燈高13公尺,受到觀光局長的讚賞;接著在2000年總統大選那一年的台北燈會,「千禧年九龍燈」矗立在中正紀念堂的大門前,震撼寰宇,從此開啟台灣花燈的新局面,台灣的花燈成為國際知名的一項觀光活動。
所以台灣的現代花燈嚴格來說,就是從2000年才開始的。目前還處於發展階段,還有很多發展與改良的空間。目前台灣地區從事花燈創作的人並不多,特別是專業製燈的人員就更少了,這也是我們努力推廣的原因。
三、台灣現代花燈的特點
經過這幾年的發展,台灣的花燈藝術已經逐漸脫離傳統花燈的做法,創新出具有台灣獨特風味的藝術品。它的創作難度很高,融入的技術也較複雜,取材也比較寬廣活潑。
台灣現代花燈的創作必須融入:結構學、力學、電學、美學、材料學等專門學科以及創意,是目前所有藝術創作中,難度最高的一種。但是因為每年燈會的展出能吸引數以百萬計的遊客觀賞,所以演變成目前台灣各項觀光活動中,最有吸引力的項目,也是最能代表台灣藝術的項目之一。